开始走下坡路了吗?
由于近日股价出现起伏,以及刚刚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部分数据不似从前亮眼,让许多看客开始发出了这样的质疑。
所谓看客,多半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所谓“事实”。他们既不会去探究“何以至此”的原因,也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如果我们将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掰开揉碎地看便不难得知,上述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宁王”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动摇,甚至领先地位愈发巩固。与此同时,为了未来的发展而做出的投入在可见的周期内将为其带来巨大回报。
2022 q1逆风而上
的2021 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
一季度营收总收入达 486.78 亿元,同比增长 153.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93 亿元,同比下降 23.62%。
2022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大幅上涨(图片来源:财报)
从直观数据不难看出,2022 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究其成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成本支出增加。
“2021 年以来碳酸锂、电解液等材料的涨价为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压力,公司承担了部分原材料的涨价压力”,方面表示。
从一季度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2022 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成本达到 416.3 亿元,同比上涨了 198.66%——其背后原因,除了销售增长带来的成本增加,其余则是上游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
以锂价作为切面来看,今年一季度碳酸锂的价格一度飙升至50 万元/吨,而去年同期仅不足 5 万元/吨,增长了十倍不止。
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不断挤压中下游产业链利润空间,尤其是动力电池厂商。即使强大如也难逃影响,出现了短期阵痛反应。
“前期是我们承受这些价格的上涨的压力”,方面表示,但由于今年以来涨幅实在太快太猛,已经远超了合理的价格水平,直至近期,才不得已与客户进行协商,共同面对供应链的压力,对价格进行动态的调整。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上游原材料上涨仅是短期现象,目前工信部已开始高度关注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问题,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也积极向原材料端布局并持续加码,陆续投资了印尼镍项目、刚果钴项目、宜春锂项目、宜昌材料一体化等项目,在保障原料自供的同时,也能够抵御来自上游涨价风险。
“随着产能释放,价格的回落应该是趋势之中的事,预计今年下半年供需关系会得到比较好的扭转”,董秘蒋理说道。
可以预见,当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水平,的成本支出将相应减少,届时毛利率也将有所回升。
据广发电新等券商机构预估,二季度上游碳酸锂价格将高位回落阶段性企稳,毛利率将有望见底回升,叠加中长期对宜春锂云母、印尼高冰镍、贵州磷氟资源等布局落地,其长期盈利中枢及其确定性还将有望大幅提升。
事实上,从短暂的财务表现也不难看出,即使面对飙涨数倍的原料价格,也表现出了行业巨头应有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把福建的一座小城变成了全球都给锂电池重镇(图片来源:)
全球市占率超过35%,动力电池王座依旧稳固
回到营收层面,相较去年同期的 191.67 亿元,2022 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 153.97% 至 486.78 亿元。
作为支撑营收的主力业务,其动力电池业务的“一举一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看一组数据,2021 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81gw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296.8gwh。在这之中,在国内的市占率为 52%,居于首位;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达 32.6%,远高于曾经的动力电池霸主lg 新能源和松下。
在刚刚结束的一季度,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经超过 35%,进一步拉开了竞争差距。可以说,在动力电池领域,依然稳居头部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车企走向自研动力电池的道路,将业务触角伸向中上游,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二级资本市场对动力电池厂商未来价值的评估。
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动力电池其实具有强大的技术壁垒,车企自研自产可能会带来极高的成本压力,尤其在面对去年开始的原材料飙升这类意外状况时,小批量自产更难承受市场波动。
从宏观层面来看,动力电池所处的新能源行业依然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产业政策加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电池行业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国内市场上,相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跑赢了乘用车大盘销量,并在持续飞速增长之中。得益于此,以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依然保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国际市场,随着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爆发,动力电池需求得到快速增长,据 t&e 估计,欧洲电池需求量在2025 年有望达到174gwh,到 2035 年将达 485gwh。
从动力电池供给来看,由于欧洲本地动力电池产能较低,当地车企多依赖于进口中日韩企业的电池。可以说,现下正是抢占欧洲动力电池市场的黄金期,对此早有前瞻性布局。
早在 2019 年,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就开始投产建设,总投资 18 亿欧元,规划产能 14gwh。四月初,德国工厂正式获得 8gwh 的电芯产能生产许可;这不仅对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而言同样如此。
德国工厂(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
此外,看一下德国地图便能发现在欧洲选址的小心思:德国工厂位于德国的“心脏地带”,距离柏林工厂仅有 210 英里,同时连接着大众、奔驰、宝马这几家德国车企——而这四家企业都与保持着长期战略合作。
布局换电,或再造一个万亿市值新神话
除了在海外市场的前瞻布局,还在把握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换电领域进行深入布局。
今年一月,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发布了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凯发网的解决方案,这被视为在“换电”路上迈出的实质性第一步。同时,时代电服的成立,也标志着完成了从研发、制造、使用、回收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
据官方介绍,组合换电整体凯发网的解决方案由“换电块、快换站、app”三大产品共同构成,将在 10 个城市首批启动 evogo 换电服务,目前已经于厦门落地。
的evogo 换电服务将在十个城市启动(图片来源:)
以往制约换电行业发展的最大掣肘来自于行业标准的缺位,非标准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车企做换电只能服务自家品牌,无法与其他车企通用以提高效率,唯一的希望便是来自于电池设计的技术创新。
在组合换电整体凯发网的解决方案中推出的“巧克力换电块”或许会成为希望之所在。它使用了最新推出的ctp技术,重量能量密度超过了160k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325wh/l,单块电池可以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针对不同的车型与不同的消费者,可以与合作车企将电块以乐高组合的形式灵活搭配出续航里程长度不同的电池包。
这种标准化的产品能够适用于从a00级到b级、c级乘用车乃至商用车的所有车型,对于推广换电模式的应用范围大有裨益。根据与当下主流车企的合作情况来看,“巧克力换电块”已经能够适配全球八成以上已经上市以及未来三年内要上市的正向开发纯电车型。
“巧克力换电块”的出现,最大的意义在于可能打破车企之间的壁垒,实现动力电池模块的标准化。这不但能够节约车企定制化研发电池的时间与成本,更能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换电站(电动汽车)行业研究报告2022》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电动汽车换电站有望达 2.2 万座、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 2631 亿、换电站设备市场有望达 693 亿,对应换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 2021-2025 年 cagr 达 80%-107%。
不难看出,我国换电行业市场空间在千亿规模级别,而目前这个市场正处在发展初期。届时,的换电业务或许可以再造一个万亿市值的新神话。
押注储能,抓住新能源发展的核心
基于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在动力电池之外,也率先布局了另一核心领域——储能。根据icc鑫椤资讯数据,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市占率名列榜首。
曾毓群此前曾公开表示:“能源转化和存储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随着“双碳”升级为国家战略目标,储能产品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性能指标的提升,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电化学储能”也迎来了发展上升期。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统计,2021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257gw,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比合计 88%,风电新增装机 93gw,同比增长 13%,光伏新增装机占比 133gw,同比增长 19%。风电、 光伏装机增长带来电化学储能需求增长,根据 icc 鑫椤资讯数据,2021 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 87.2gwh, 同比增长 149.1%。
此前,曾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中的重点专项“100mwh 级新型锂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攻克了 12,000 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难题,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
晋江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内景(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
在 2021 年,其户外液冷 enerone 产品也已实现批量交付,并且基于长寿命电芯技术、液冷 ctp 电箱技术,推出了户外预制舱系统 enerc,在安全性、占地投影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长期可靠性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
国内市场方面,助力国内首个 gwh 级共享储能项目群落地山东。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产品远销全球 35 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新能源发电、调峰调频独立电站、绿色矿山等多种应用场景;产品竞争力突出。
从的“朋友圈”来看,其已经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国华电、三峡集团、阳光电源、阿特斯、伊顿(eaton)等企业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不过,储能并不好做,其经济性要具备一定的水平,发电侧要与光伏、风电同寿命,做到25年到30年才好,这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站房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晋江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项目首度成功应用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储能电池,标志着科技进步突破产业化瓶颈,储能市场发展将迈入快车道。
在看来,其在电化学领域深耕多年带来的技术储备将成为储能赛道上的竞争壁垒,将竞争壁垒高、出货量大的发电侧与电网侧市场作为主攻方向。
莫看一时短长,风物长宜放眼量
事实上,无论是储能、换电技术的开发,亦或是动力电池技术的提升,其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主力军。
2021年研发人员情况(图片来源:财报)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拥有研发技术人员 10079 名,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 170 名、硕士学历的 2086 名,整体研发团队规模和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技术专利方面,截至目前,及子公司已拥有和正在申请的专利总数达到10222项。
在技术研发投入上,一直不遗余力。财报数据显示,仅是在一季度,的研发费用高达 25.68 亿元,较去年的 11.8 亿元同比增长 117.49%。
从中长期价值来看,强大的技术实力将成为业务运转的源动力,让“跑得快”的同时也能“走得远”。
由此也不难看出,的本质是技术性企业,而不仅仅是一家电池制造商。
而一家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必然基于长期主义,因此也能够超越周期性阻碍,具备持久性的竞争力;当然,在坚持长期主义的同时,它也要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持续地进行技术的积累和前瞻性布局——显然,这也正是的“攻守道”。
对于一家闯入万亿市值俱乐部甚至可能还会再造一两个万亿市值神话的企业,只看一个季度的财报数据便妄下结论是极不科学的做法。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毕竟风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