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之歌谱写在大瑶山里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驻村工作队员-凯发网

凯发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  铁军榜  ›› 

把青春之歌谱写在大瑶山里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驻村工作队员

2022-04-30 10:00: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蓝皓璟

六段村、罗运村、平孟村、长乐村地处广西金秀大瑶山,那里自然风光秀丽,但交通不便,曾经贫穷落后。2015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定点帮扶这4个行政村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4个村先后脱贫摘帽,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2021年4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又新选派9名工作队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其中,陈洋、姬生甜、卢颖、李俊霖4名工作队员都是“90后”,他们大多来自城里,高校毕业后毅然踏进大瑶山,接过脱贫攻坚“接力棒”,奋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把青春之歌谱写在大瑶山里。

陈洋:我跟瑶妹没什么两样了

陈洋是个四川妹子,2019年从中国海洋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海洋处工作,2021年4月被派驻到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平孟村,任村总支部书记助理兼乡村振兴工作队员。

“早呀!”“晚上好!”“吃了没?”到村后,陈洋努力适应当地惯,在日常走访、村里开会的时候,她都会主动跟村民打招呼,从日常寒暄开始,让自己尽快融入瑶乡生活。

村里来了位女博士,村里人觉得很新奇。很多村民在聊天的时候都会跟工作队问怎么促进小孩学,于是陈洋和工作队产生了开办辅导班的想法,利用周末和暑假,在村委会议室义务进行课业辅导。“学生多的时候就集体上英语大课,学生少的时候就进行一对一辅导。”陈洋说,“现在节假日入户,常会听到有学生叫‘陈老师’。”

平孟村是一个瑶族风情村,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圣堂山脚下。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高旅游软实力,陈洋与工作队和村委一起筹划了一台瑶村山水实景演出。

排练期间,陈洋每天提前到场准备音响,和村民演员们一起排练,经常练到晚上十一点。由于经费不足,大家自己动手做道具,河上的竹排、手上的绣帕等,都是大家一起制作的。虽然手上磨掉了皮,陈洋还是自豪地说:“感觉自己更万能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平孟村完成了全部由村民参演的首台山水实景演出,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2021年的“盘王节——体验瑶文化乡村旅游活动”中,上千游客和村民齐聚,欣赏民俗表演、体验特色项目,游客也看到了这场讲述瑶族风俗文化、风土人情的实景演出。

现在,陈洋与村民吃瑶饭、穿瑶服、跳瑶舞,工作队员们戏称她是“幺妹变瑶妹”,村民也把她当做是平孟村的一分子。陈洋说:“我跟瑶妹没什么两样了。”

姬生甜:我像一颗种子扎根在罗运村这片土地上

姬生甜,来自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中心。2020年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就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到罗运村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她一步一个脚印,从听不懂当地方言、不会做饭的职场新人蜕变为罗运村名副其实的“村里人”。

“刚来的时候真的挺蒙的,金秀这边的方言根本听不懂。”姬生甜是山东人,刚到罗运村时,由于听不懂当地方言,开展工作时遇到不少困难。作为一名新的驻村工作队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村民沟通。

“之前刚开始用的是普通话和村民交流,但是觉得很有距离感。”姬生甜说。在与村民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村民非常好奇山东的饮食惯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又因为自己的姓氏是一个古姓,村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村民教她说桂柳话和瑶话,她也会说几句家乡话,大家互相切磋方言,距离不知不觉间拉近了。

现在,姬生甜已经可以简单和村民进行交流,甚至能从桂柳话里面能听出本地人的幽默与奔放,从土白话、客家话、瑶语、壮语里辨别出大概是哪里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姬生甜配合村党总支部书记开展村级党建工作。今年3月老支书辞职,新支书上任,面临县级新老队员轮换,姬生甜成了在罗运村工作一年的“老”队员,从“输入型”变成“输出型”,作为罗运村小百科为“新”队员答疑解惑,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村情村貌。

“我能感受到自己像一颗种子慢慢地扎根在罗运村这片包容、热情的土壤里。在民族地区工作,瑶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包容阔达,也像春风一样吹拂我,带给我温暖。”姬生甜说。

卢颖:用真情、真诚打开群众心结

卢颖,2014年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自治区辐射站工作。2021年4月开展驻村工作,从实验室到基层,再到驻村工作队,环境和身份也发生了变化。

初到长乐村,卢颖曾有过迷茫,也有过沉思,在接触到群众和真正帮到他们后,慢慢找到了答案。

从入村道路走进村委,可以看到杂草丛木都处理得干干净净,这是长乐村长乐屯建档立卡脱贫户周远仕辛勤劳动的成果。作为周远仕的帮扶人,卢颖深深影响了这个大山里的人。

过去周远仕性格非常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接触,总是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平时总是闭门不出。“你可得有心理准备了,可能到时候连他家门都敲不开,就隔着门和你说话。”长乐村第一书记庾乐语重心长地对卢颖说。

为了帮助周远仕走出心中的槛,卢颖锲而不舍地敲开他的家门,和他聊天沟通交流。在有了联系和信任后,卢颖鼓励他多出去走走,多做点零工提高下收入,并且多次想方设法给他介绍工作,但他总是以离家太远为理由拒绝。

去年,在得知县里要安排公益性岗位后,卢颖再次找到他:“我给你找份工作好不好,不用去太远的地方,就在你家附近,先试着做一做吧,而且申请材料我已经帮你准备好了,也递交上去了,拿不回来了。”他这才同意试着去做做看。

现在经常一大早,在进村的道路上,就能看到周远仕在进行道路清洁维护。如今,他也愿意和其他人说话了,话语间也逐渐充满精神与自信。

李俊霖:做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小李”

李俊霖,2019年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听从国家号召选择来到广西,作为一名选调生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作,工作不到一年便被派驻金秀六段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对于群众工作,李俊霖基本没有经验。初到六段村,融入环境便是工作开展的第一关。平日里,李俊霖积极向领导干部取“经”,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他会主动参与村务管理,结合走访全村村民、查资料、读地方志等方式,用情用心做好基层工作。

为了帮贫困户争取 “产业奖补”,李俊霖与驻村工作队员反复研究政策,多次打电话与县级相关部门讨论政策落地问题,并徒步走入大瑶山深处现场核验产业项目完成情况。

李俊霖到六段村一段时间后,发现当地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很多学生读到初中就辍学了。当李俊霖看到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心情难免复杂,于是他便组织筹备起了暑期培训班,这也让他有了“李老师”这个称呼。为了扩大影响力,课程之余李俊霖还邀请本地大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分享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并指导做好学业生涯规划。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的不易,也深刻体会到群众工作所需要的耐心。服务群众、奉献青春不需要把口号喊得有多响,也不需要非得作出轰轰烈烈的牺牲,奉献是润物无声的,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当中。”李俊霖说。

一年以来,从刚到村里的无从下手,到现在村里人有问题就第一时间想到的“小李”,村民不再把李俊霖当作“新人”,生活中也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李俊霖逐渐与村民结下深厚情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