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步入“深水区”-凯发网

凯发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  商道解码  ›› 

电能替代步入“深水区”

2022-04-18 07:33:36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苏南

《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实施6年之后,电能替代再出新政。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版《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拓展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构建政策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完备、市场模式成熟、智能化水平高的电能替代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
与6年前国家发布的《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相比,电能替代不断挑战“深水区”,新增了建筑领域、农业农村、科研创新、用户灵活互助和新能源消纳等领域,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提及了大量高耗能产业。
在业内受访人士看来,新版《意见》直面当前电能替代工作面临的难题,为实现终端能源的低碳化和清洁化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但电能替代大规模应用仍需相关各方联合推动。
电能将主导终端能源消费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电能替代工作的深入推进,终端用能环节基本实现了“易替代尽替代”,企业对电能替代满意度很高。以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为例,早在2020年,全县10余家铸造企业已全部淘汰燃煤冶金炉,年替代电量5000万千瓦时。保定维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军对记者表示,“公司已陆续把燃煤锅炉更换为冶金电炉,只需考虑电炉建设初期成本,电能替代后,热转换效率高、操作简便,利用夜间谷段熔炼铁水,成本费用降低3万元/吨。”
乐元能苏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锋告诉记者,“10年前从事电能替代时是发怵的,如今推广电能替代不再举步维艰。我们的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节约用能成本70%以上,有需求的企业不再抵触电能替代。”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国终端能源品种结构方面,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逐步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种。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39万余个,替代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显示,2025年前电能将取代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2050年电气化率超过50%,2060年电气化率有望将达70%。随着工业、建筑、交通等各领域的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以及清洁电力供应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2025年以后,电能替代进程会加快,2035-2040年电气化率增幅达到最大。工业部门电气化率稳步提升,建筑部门电气化率最高,交通部门电气化率增幅最大。
用电高负荷增加电能替代难度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在电力供需分析与电力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电能替代用电需求,尤其是2025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预计达到30%,将给电力保供带来巨大挑战。
“迅猛推动电能在工业、交通、建筑农村等终端领域消费,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将对电网发挥好枢纽平台作用提出更高需求,迫切需要电网规划、建设、调度、运维等各方面跟上节奏,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面临着较大压力。”国网保定市顺平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郝友谊对记者直言。
对于电网面临的压力,一位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坦言,部分电网发展与能源转型需求还不适应,公司配网基础薄弱、外破风险增多,对新能源接入以及负荷增长的支撑不足,与乡村振兴、迅猛发展分布式光伏、工业转型发展不匹配,能源变革将带来较大运营压力。“另外,经营效益与高质量发展还不适应,在售电电价低、电量增长慢、经营成本高的背景下,超前的电力投资与不确定的负荷增量将加剧公司经营指标压力,投资刚性需求与盈利能力不强的‘剪刀差’日益凸显。”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电能替代专责朱超群对记者坦言,电力供需形势变化也会增加替代工作的难度,可能影响企业实施电能替代的意愿,导致各类电能替代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过程遇阻,企业对于“气改电”“油改电”“蒸汽改电”的内生动力不足,会担心电能替代改造会造成能源供应形式单一,影响企业生产。相反,企业若保留其他能源形式,则可以受到较小影响。
记者了解到,从用电负荷增长情况看,工业在用电结构中占比呈下降趋势,商业和居民占比提高,用电负荷峰谷差呈增大趋势,尤其是空调、电采暖等设施日益普及,显著推高了最大负荷水平。“虽然早在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就提出电能替代的方案,即‘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但考虑用电高负荷,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提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涉及冬季取暖,要求‘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位电力研究人士对记者直言:“随着产业结构深入调整、降温及采暖负荷占比逐渐提升,预计在2040年前最大用电负荷增速将高于用电量增速,叠加电源结构调整等因素,电力平衡将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关键制约。”
寻找新旧动能平衡点
业内人士表示,新版《意见》提出工业、交通、建筑农村等领域电气化是框架性的,具体到执行落地层面,仍需细化。
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李洁看来,电能替代推广落地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各省市县要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对于工业、交通等领域,要出台专项的支持补贴政策,构建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二是要完善产业生态,聚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设备厂商、服务供应商的力量,繁荣电能替代产业生态。三是要搭建平台,建议由供电企业搭建电力客户、设备厂商、服务供应商的供需交易平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服务质效,不断降低电能替代的门槛和实施难度,提升企业改造的积极性。
张家港威孚热能公司销售总监王凤明对记者表示,电能替代的主要成本体现在电力设施的建设改造成本、用电设备的采购成本、改电后的使用成本,落实层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电能替代的经济性。他建议,简化消费端增容手续和降低电力设施费用,在电能替代过程中国家或地方能够为用户在“煤改电”“油改电”方面提供适当的补贴,以抵消客户购买用电设备的部分成本。
顺平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立武认为,电能替代步入“深水区”后,需要政策、标准、市场、企业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在各地加大电能替代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需要国家给予配套政策支持,找准二者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