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带来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备受舆论关注。
距离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进军造车市场,时隔差不多整整一年。这一年间,小米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布局:9月,小米汽车完成工商注册;11月,小米科技签约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将正式落地于此。根据规划,小米汽车将会在2024年实现首款车下线并量产。51岁的雷军称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预计10年投入100亿美元。
戏剧化的是,造手机的雷军要造车,造车的李书福要造手机。
2021年9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在跨界融合打造“新物种”这条道路上,这两位大佬到底是双向奔赴还是终有一战,目前只能静观其变。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二人的建议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造手机的雷军要造车,造车的李书福要造手机
李书福要换电,雷军要快充
据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3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绩有目共睹。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
“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词。今年3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两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能达到预期目标,可能大幅超出预期目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明确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在2021年缺席政府工作报告后,新能源汽车被再次提及,让整个行业喜大普奔。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是我国扩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靠消费拉动内循环,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分析。还有专家认为这对今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有望助力其继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愈显迫切。“充电难、充电贵”大家深有体会,完善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业内也已达成共识。但在如何缓解补能焦虑这个问题上,李书福和雷军各有各的主张。
雷军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较低,导致充电速度慢、排队时间长、周转效率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难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持续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推进大功率快充发展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全国人大代表李书福带来的《关于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的建议》指出,2021年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同比增长55.7%,然而全国换电站数量仅为1000余座,换电站远远慢于充电桩的布局速度。而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与传统的充电桩补电模式相比,具备高效补能和降成本两大优势。其中,在高效补能方面,乘用车换电仅需1-5分钟左右;在成本方面,电动车初始购车成本中,动力电池占比40%左右,“车电一体”的充电模式使整车成本被大幅抬高,车电分离模式下,电动车购置价最高可下降一半。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1-5分钟”是理想状态。与数百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比,目前我国换电站数量存在较大缺口。布局的不尽完善等导致在一些地区,新能源汽车司机为换电排一两个小时队是常有的事。
那么,换电站发展受阻,难点在哪?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换电模式的标准化、通用化问题没有解决。李书福指出,换电电池标准化程度低制约着多个品牌车型共享同一个换电站,延缓了换电站发展进程。换电模式的适配问题需要车企和电池企业共同推进,若无标准的推进,各车企品牌仍将使用不同的换电接口,无法完成适配。
充电or换电?雷军和李书福会在哪里相遇?
就今年两会声音来看,“充电派”貌似人多势众,“换电派”显得有些寂寞。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充电基础设施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对新能源汽车出行造成了不利影响。例如,部分存量小区固定车位建桩改造难;城市公共充电场站冷热不均;充电平台数量多且启停及多渠道支付尚未全面覆盖;部分充电桩运维不及时,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难;市场上慢充桩和快充桩不能通用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和储放绿色电力转换、交易和调度机制。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设施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加速推进充电基础数字化体系建设。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议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镇规划;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建议持续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充电电费优惠等。
从2009年元月多部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到2021年全国保有量达784万辆,且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可谓迅猛。尤其是近年来,各界大佬进场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在科技互联网领域掌握一定资源的企业,在为汽车增加智能化“外挂”方面有先天优势,也想借此机会率先布局,争取主动权,动辄就是上百亿元的押注。
然而,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困扰行业的问题始终未解,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始终存在。其中,有关换电和充电两种补能方式的争论也从未平息。
事实上,在这个老大难问题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充电还是换电,都面临用户体验不好且行业盈利前景渺茫的问题,而后者又取决于前者。也就是说,能否改善用户充换电体验决定着整个行业的未来。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老牌车企,还是新兴的互联网车企,都想要寻找答案。雷军和李书福作为涉水者,看似存在向左走或向右走的分歧,实则并不矛盾。他们都在尝试通过加快完善补能体系的方式,推动行业更好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做大市场蛋糕,不但可以满足企业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能助推我国从汽车大国加速迈向汽车强国。
虽然充电、换电各有千秋,理想状态是各有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最终还要观察市场的反映。各位大佬还须谨慎判断。
原题为:两会看产业 | 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雷军和李书福会在哪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