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见效-凯发网

凯发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  净土行动  ›› 

延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见效

2022-02-05 09:00:00 来源: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去年以来,陕西省延安市坚持“摸清底数、落实责任、重点整治”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十条”落地见效。通过扎实开展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加快农村环境整治,范规危险废物管理等工作,全面推进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一是开展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起草印发《延安市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工作方案》,督促各油煤气企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深入实施“场站清洁文明、污水达标处理、管道安全防护、危废规范处置、生态植被恢复、轻烃综合利用”六大治理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治理工作。同时制定油煤气大整治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四张清单”下达相关企业予以落实。二是督促指导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等文件,明确时限要求,落实工作责任,推进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同时,组织召开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自行监测技术指导会,按照行业类别对6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现场评审,对全市5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进行分类分批次指导。全面完成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三是不断加大医疗废物的监管力度。疫情期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深入医废处置单位就医废收集、运输、处置环节进行严格排查,确保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杜绝二次污染。2021年延安市盛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收集处置感染性和损伤性医疗废物1211.91吨,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医疗废物16.8吨。四是组织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按照《关于2021年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的通知》要求,于2021年3月2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展开了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工作。

强化农用地分类管理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基本农田等空间管控边界,持续加大优先保护耕地保护力度,保证了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的目标任务。二是推动农药化肥提质增效。通过科学施肥宣传培训、典型示范带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果-沼-畜”生态循环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组织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三是推广废弃农膜回收综合利用。开展可降解地膜示范推广,引导农民使用0.01mm以上厚度地膜,强化农膜、反光膜回收利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农膜、反光膜回收体系和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做好地膜、反光膜清理回收,有效解决地膜、反光膜对土壤的污染问题。

全面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并按季度进行了更新。协调市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工作的通知》,更加明确相关单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的时间节点及工作职责。二是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地块手续办理情况,积极督促土地责任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截止目前,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对我市涉及拟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10块重点建设用地组织了专家评审。三是完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动态更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基础信息台账》,及时将拟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信息纳入台账管理。同时,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对土壤污染状调查报告组织评审,并将相关信息上传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共享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管控修复等信息。

不断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年初对全市“十三五”以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进行了摸底,制定印发《延安市2021年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确定120个行政村的治理任务。2021年新增完成37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推进8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6.4%。二是有序组织项目实施。完成延长县2019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宝塔区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验收工作,对子长市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组织评审并顺利通过。2021年省级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计划下达资金项目计划4个,涉及资金2300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已经投入建设。三是不断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直连直报系统中规模养殖场339个,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336个,配套率99.11%。全市直连直报系统中规模场粪污产生量38.61万吨,规模场粪污利用量33.79万吨;规模场以下粪污产生量174.9万吨,规模以下粪污利用量146.5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4.4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