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土”有方 沃野千里成净壤 重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访谈之二-凯发网

凯发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  净土行动  ›› 

护“土”有方 沃野千里成净壤 重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访谈之二

2022-01-22 14:00: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余常海 通讯员杨礞羽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干净的土壤,是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的根本。2021年,重庆市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持续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和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净土保卫战重点工作推进顺利。

近日,部分区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围绕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

访谈嘉宾

忠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冬明

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洪林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母 晓

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 明

降“污”不降产 让米袋子和钱袋子双“鼓”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作为重庆的“粮仓”之一,忠县始终坚持农业发展,绿色优先。

“控制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统筹保供给与保环境协调发展,做化肥农药的‘减法’,生态效益的‘加法’,我们实现了米袋子和钱袋子的双‘鼓’。”忠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冬明说,忠县从降“污”着手,通过生态种养的方式,让“生态绿”擦亮希望田野的绿色本底,为乡村振兴绘就美丽画卷。

吴冬明介绍,2017年,忠县兴峰乡三元村就率先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技术,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固定于土壤中的肥料会污染土壤环境,随降水进入河流污染河流水质,进而影响农田土壤和水生态。”吴冬明说,合理减少化肥的用量,保供的同时也通过生态修复的方式让土壤恢复活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健康发展。为此,三元村减少化肥用量10余吨,农作物的收益并没有减少,对当地黄金河流域土壤环境、水质改善还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用肥量较高的蔬菜、柑橘、花椒和300多家规模种植烟等特色经济作物,大力推广配方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广泛应用绿肥种植等技术,带动全县有机肥替代化肥30多万亩。”吴冬明说,2021年,忠县全县化肥减量103吨,实现年减幅0.33%;农药减量1.95吨,与上一年相比减幅0.35%,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局面。

大力推广配方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广泛应用绿肥种植等技术,带动全县有机肥替代化肥。张万辉摄

在养殖方面,忠县还结合畜禽粪污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现有500多家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得到充分利用,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利用率达到95%。全县还强化水产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建立了50多家水产养殖场问题整改清单,因地制宜完成“一场 (池)一策”方案编制,完成了近20家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任务。

为了巩固取得的良好效果,让农户切实感受到生态农业带来的优势,忠县积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近90%,全县300多个农药经营场所设置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回收各种农药瓶等各类农药包装废弃物376吨。吴冬明表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工作不仅得到落地落实,还成为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新亮点。

忠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开展土壤采样工作。 张万辉摄

“我们还健全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深入开展土壤、水质等环境监测,及时、全面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排放,及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等情况。”吴冬明说,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控制,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凸显,2021年,长江干流忠县段及主要支流15个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标准。

小河清大河净 农村“水沟沟”换新颜

长江干流的水清不清,支流干净尤为重要。永川区的凤桥河是长江的一条小支流,原来不足一米宽,污水横流,危及长江。如今鱼翔浅底、白鹭齐飞、水清岸绿,这条小河沟的改变,是永川实施“千沟万塘”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我们共排查全区9000余个坑塘、1000余条沟渠,将612处问题沟塘纳入整治范畴,筹集资金2500余万元,让乡村回归原本的‘山清水秀’。”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洪林介绍,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下游。小河不清,大河不净,为了改善农村黑臭水体,消除沟渠坑塘黑臭水体,净化河流“毛细血管”,永川开启了风风火火的整治工作。

“我们按照‘锁定目标、因地制宜、源头截污、生态修复、梯次推进、长效管理’的原则,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明确工作思路,运用‘属地负责、多方参与、抓实责任’等手段,消除黑臭水体,探索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蒋洪林说。

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新貌 永川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 永川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首先是控源截污,以农村生活污染源、种养殖污染源及工业污染源为重点,对各类源实施控源截污;然后再综合施策,根据水质污染状况,对污染严重的黑臭水体实施清淤疏浚、清水补给、水系连通、生态养护等措施,水质污染相对较轻的,则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

蒋洪林表示,为了让小河“长治久清”,永川区创新建立了塘长制,纳入区“河长制”管理体系,将“河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档立卡、定位编号,明确管理主体、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落实后期维护费用,实施常态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永川区将把“千沟万塘”黑臭水体专项整治纳入河长制巡查、流域生态补偿、水环境考核内容等,实行环境执法和监测长效管理,每月通报考核,持续巩固“千沟万塘”整治成果,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目标。

目前,永川全区次级河流水质全面达标,临江河茨坝断面、小安溪双河口断面、九龙河矮墩桥断面水质由2019年iv类提升到2020年iii类,2021年稳定保持iii类水质,且3条河流主要污染物综合指数持续下降。

河水清清,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致富密码”,“稻虾共养”、“稻鱼共养”等模式也成为村民探索的方向。蒋洪林表示,农村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该与农业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就地就近就农利用,提升农业农村水资源良性循环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守护一片净土 用“好”地才能住好房

作为主城核心区的南岸区,土地供应量大,需求量更大。守护土壤安全,尤其是无污染的建设用地,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一直是南岸区生态环境局的头等大事。

“立制度、控源头、防风险、保安全、促供应。”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母晓介绍,为了守护一方净土,南岸区在高效服务土地供应的同时,全力保障建设用地土壤质量安全,实现了全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可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的良好成绩。

南岸区茶园新区建设用地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方面,南岸区率先在全市建立起联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的工作机制,会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属地镇街、土地储备单位一起踏勘现场,召开专家评审会,由区生态环境局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联合出具评审意见书,共同把关土壤环境质量。

“我们有三大法宝——土地供应计划‘一张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分布‘一张图’、土壤污染防治信息‘一张网’。”母晓表示,“表”更像是万能表,能一目了然土地供应情况,提前做好土地供应的谋划安排工作;“图”更像是作战图,将已评审可供应地块、疑似污染地块、需开展治理修复的污染地块在图上标注,为土地供应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撑;“网”是“防漏网”,以此为依托及时发布关停搬迁地块、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名录,共享地块规划、面积、权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治理修复等信息,实现全区协调联动服务供地的工作局面。

在强化源头管控方面,南岸区首先是加强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监管,结合“两村整治”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夯实属地镇街监管职责,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辖区内关停搬迁企业台账并动态更新。

母晓介绍,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拆除过程的指导监管,积极采取措施排查、防范、化解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督促指导土地使用权人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后续治理修复工作,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不仅如此,南岸区还建立了约谈 督办的机制。2021年全区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55起,组织各相关镇街、经济板块开展了全区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及名录更新,督促指导土地使用权人认真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约谈相关责任单位6次,下达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督办函5次,组织召开土壤污染防治专题会近10次,督促指导相关责任单位完成了13块场地的风险管控及10块场地的治理修复工作,全区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在此基础上,南岸区还进一步加强重点单位监管,对重点行业涉重企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监管,开展重点行业涉重企业排污许可证换发工作,并督促企业完成地面防腐防渗、污染治理设施项目升级改造等工作,严防土壤污染环境风险。

资源不浪费 废物利用又成“香饽饽”

“‘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最大限度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明表示,两江新区是重庆经济发展主战场,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地,不过也产生了一些废弃物,但两江新区不仅倡导“节约”资源,更是通过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两江新区明确了29项指标、63项任务,持续推进“无废细胞”工程、垃圾分类、危险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处置、装配式建筑等重点专项工作。

“首先构建完善两江新区固体废物管理的‘顶层设计’。”刘明说,构建完善合规、有效、安全、系统、便捷、智能的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编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规划,探索危险废物及环保设施有效监管新模式,推进危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体系建设。

汽车、电子是两江新区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刘明表示,两江新区通过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及规范化管理情况等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固体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等方式,推进固体废物从乱堆乱放到分类、规范、科学处置转变。

2019年以来,两江新区以水土新城为试点,积极推进循环化工业园区改造,逐步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刘明说,两江新区还通过产业培育、政策支持、技术帮扶等措施,鼓励企业固危废尽可能辖区内处置、消化、再利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更提升了物料资源重复利用率和产出率,成为两江新区“无废工厂”的亮点。

事实上,“无废工厂”是“无废细胞”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无废细胞”还由社会生活的各个单元组成,主要包括中小学校、小区、公园、商圈、饭店、机关等。这样的“无废细胞”,两江新区有67个。两江新区在完成创建67个区级“无废城市细胞”基础上,还创建了4个市级“无废公园”、5个市级“无废小区”、1个市级“无废商场”、2个市级“无废饭店”、4个市级“无废学校”、1个市级“无废机关”。

重庆长江上的滩涂地飞鸟逐渐增多 渝中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刘明表示,未来将依托“无废城市细胞”,汇聚其做法经验进行全区推广,通过“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让更多数量、更多种类的城市细胞参与到“无废城市”的建设中来,在全区全面营造“无废城市”共创共建共享氛围,持续推进“无废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