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地铁站,几十公斤的消杀弥雾机,在这个大多数人睡得最沉的时间点,在零下几度的初冬,韩亮和他的队友坚持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这个城市清晨太阳初升后的日常生活默默付出着。同样,这群身影也穿梭在学校、商场、家属院、菜市场……
他们是甘肃蓝天救援队,在本轮疫情期间,承担着兰州市内疫情防控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全面消杀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美丽的兰州按下了暂停键。也许是一名生态环保人与蓝天的不解之缘,也许是骨子里的坚毅,在征得单位领导和家人同意后,韩亮加入了蓝天救援队,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
韩亮,是甘肃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一名工程师,在省政府政务大厅负责生态环境行政审批事项的环节流转和政策法规、办理程序咨询等服务,连续多年被省政府政务大厅评为政务服务明星。
“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防护面具,从第一天的‘小白’一点一点学习弥雾机的使用,到今天连续高强度作战了16天的‘老人’”,对这份特别的工作,韩亮充满了自豪。
“我该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这是韩亮最初的想法。背上沉甸甸的装备,扛着抗疫“加特林”点火喷雾消杀了一栋又一栋楼宇、一个社区接一个社区 、一个工厂接一个工厂。全身湿透 ,在大雪中瑟瑟发抖,在凌晨两点的地铁站累到不想说话。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消灭疫情!
饭来了,就在马路边吃完继续干;渴了就抿一口水,因为担心水喝多了找卫生间浪费时间。这是抗疫一线工作者的真实状态。
“不要再去了,早点回家,小孩刚刚上学,不要感染了孩子。”韩亮的家人朋友都在劝他。
“这些在抗疫一线工作者,他们又是谁的儿子,他们又是谁的丈夫,他们又是谁的父亲,此刻他们舍弃自己的小家,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一线,是为了每个小孩都可以早日回到校园,为了更多人可以早日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生活。”每次他都用坚定的解释说服家人。
截至11月10日19时,韩亮参与消杀了兰州市200多个公共场所,200多万平方米。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是蓝天救援的队训,也是韩亮的奋斗目标。
“再多做一些、再坚持一下,我们就能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说完这些,已是深夜。短暂的休息后,韩亮又要背着沉重的装备,开始新一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