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减量95%  抚顺将农村生活垃圾变成资源-凯发网

凯发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  净土行动  ›› 

从源头减量95%  抚顺将农村生活垃圾变成资源

2021-11-08 09:00:00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崔振波

11月1日,走进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古楼村,记者发现这个有上千人口的村庄,不仅没有垃圾池,家家户户门前连垃圾箱都没有。“现在,垃圾都在自家‘消化’了,不用出院儿了,不像以前还得天天往外倒垃圾。”村民王雪梅掰着手指说:“剩菜剩饭沤肥,碎草、秸秆在家烧火,饮料瓶卖钱,砖头瓦块填坑垫道,旧电池等有害垃圾村里统一处理……垃圾一分类,就把垃圾分没了。”

在抚顺农村,“户分类、户处理、不出院、零填埋”的处理体系,已经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市585个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全覆盖。其中,新宾满族自治县垃圾“五指分类法”成全国样板。

如何在农村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如何发挥农村家庭的主体作用,让村民想做、能做、自觉做?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垃圾从源头减量95%

整洁的院落,干净的路面,往日农村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没有了……走进古楼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映入眼帘。

“你看,咱村现在这么干净,以前可不这样,大家把垃圾堆在门口、河道边,一开春臭烘烘的,一下雨,垃圾被冲到河道里还污染水源。”王雪梅说,自从启动了垃圾分类工作,村里家家户户已经掌握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让垃圾在每家每户就地消化,村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宾县城建中心副主任马勇刚介绍,以往,县乡村三级每年都要投入上千万元向农村垃圾宣战,却如鼓槌打在棉团上,突击式、运动式的垃圾治理方式,无法减少垃圾产出量,往往陷入垃圾越治越多,末端处理设施永远不足的怪圈。2016年,新宾县从源头入手进行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工作,将生活垃圾分为可沤肥、可变卖、可燃烧、建筑和有毒有害等五类,为了方便农民记忆,形象地称为“五指分类法”。按照“五指分类法”大部分垃圾可以在农户家自行消化。

经测算,新宾县农村人口每年约产生垃圾6.7万吨,这些垃圾中可以沤粪的占55%,可以代替木材烧火的占35%,可卖钱的占5%,可以垫道的建筑垃圾占3%,没有污染;有毒有害垃圾占2%,集中处理。

“从全县181个行政村的实际运行效果来看,减少垃圾箱3000个,减少垃圾车超过50%,每年减少资金投入1100多万元。”马勇刚说,经过“五指分类法”的“五个利用”,农村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95%,不但得到有效治理,还变废为宝,产生了附加值。

让村民真心参与成为主体

“现在,村里大人、小孩都知道垃圾分类,没人再乱扔垃圾了。”王雪梅说,以前,村里脏乱差,自己住着也不舒服。现在,人人都做垃圾分类,将垃圾变成资源,整个村乃至全县的环境都在变好,搬到别处住的村民又回来了。

垃圾分类工作如此深入人心,抚顺市下了一番真功夫。

“常年形成的习惯,改起来不容易,做群众工作一定得有耐心。”古楼村党总支书记谷怀春说,为了说服并教会村民将垃圾分类,村里实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胡同的包保责任制度,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

为了激励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各村定期评比选出明星户,实行动态管理并挂牌明示,到年终会进行适当物质奖励。乡镇定期开展“互查互学拉练评比”,让村和村对比并互相打分,先进村在全镇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后进村要在会上作出工作承诺。

目前,抚顺市已建立了“市委书记负总责、县(区)委书记抓到乡镇、乡镇党委书记抓到村、村党支部书记抓到户”的工作机制,市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驻村干部、村干部和党员包户,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管理制度保障。在具体工作中不搞“村村一面”模式,而是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各村结合自身条件和经济基础,就地减量、就近处理。

让村民受益好环境

村里环境好了,变美了,不少村发展起了旅游业。

“以前我们村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环境差,也没什么规划,没人愿意来我们村旅游……”赫图阿拉村党支部书记罗天成对记者说,赫图阿拉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国家4a级景区赫图阿拉城便坐落于村中。

守着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村民却过着穷日子。“当时,村内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简陋,村民靠种植玉米、水稻等维持生活,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罗天成说,“想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先过村容村貌这一关。”

从垃圾分类开始,赫图阿拉村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村容村貌大变样,还实现了村域内地下通信光缆、wifi全覆盖。

“客人来了,都说这儿环境好。”随着美丽乡村工作的推进,村里成立了赫图阿拉满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租村民的农家院,将满族特色庭院、满族火炕、“满族四大怪”等元素与满族建筑紧密融合,统一建成独树一帜的满族精品民宿。

从历史到民俗,从建筑到景观,如今,走进赫图阿拉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进村主干道,道路两边是一栋挨着一栋的满族特色民居。独具满族特色的民俗旅游吸引来各地游客。

村里形成以民宿产业为基础,集景区、民俗、文化、餐饮、休闲农业、文创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经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全村300户村民,近一半从事旅游业,人均年收入由7300元增加到3.22万元。

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让不少远走外地的村民又回到了家乡。“现在,美丽乡村就是我们村的一张名片,大家爱护村里的环境像爱护自己家一样,大人小孩看到地上有碎纸、烟头都会捡起来,人人都为美丽乡村尽一份力。”村民刘彩霞说。看到曾经生活的小村庄越变越好,刘彩霞一家人也从沈阳回到村里盖了新房还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近10万元。

环境好了,乡村美了,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