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四川省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上,隆重揭晓了四川省第四届“最美基层环保人”和“绿色先锋”名单,其中就有广安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室主任陈平。
陈平,2007年考入广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至今先后担任监测室副主任、样品流转室主任、综合信息室主任,现任监测分析室主任、监测站技术负责人。多次被广安市生态环境局评为先进个人,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8次年终考核为优秀。今年6月,获评四川省第四届“最美基层环保人”。
星夜兼程,推车铺路,他是救火灭火的“消防员”
急难险重任务总有陈平的身影,监测有难事首先想到的也是他,同事们都说他是救火灭火的“消防员”。“必须到达标准要求范围内,样品才具有代表性,这是底线,绝不能敷衍。”他说。
2007年,陈平刚上班,正逢第一次全国土壤污染普查,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另一位刚上班的同事紧急受命,负责地形最复杂、路程最偏远的邻水县域普查工作。
为了节约时间,陈平主动提出申请住在当地,这一住就是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迎着晨曦出发,天黑伴着星光回到县里清点物资准备用品。由于交通不畅,很多点位不易到达,他们常常需要背负物资徒步翻越灌木丛生的一个又一个山头。山区气候多变,风雨中坚定前行成了常态。有时道路泥泞车行不易,他们自备铁锹铺路、推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几乎跑遍了邻水县所有乡村,按时完成了当时最困难的土样采集工作。
辖区水泥、火电企业较多,为加强监管,需定期进行烟气监测。监测孔位于五六十米的高空,旁边是几百摄氏度余热的锅炉,监测平台上冬季寒风凛冽,夏季骄阳似火,一般人难以忍受,陈平却每次坚守在平台上直到监测完毕。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倔”,“作为实验室负责人,理应以身作则站好岗。”他说。
顶风冒雨,时刻待命,他是饮用水源的守护者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具有应急处置的特殊性,需要长期保持强烈的警惕性。
2017年,长江一级支流御临河发生污染事故,涉及川渝交界断面,危及两地水质,他即刻领命、奔赴前线查找源头,组织协调多个县级监测站对御临河两岸进行拉网式排查采样。连续两周时间不分昼夜的采样监测、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编制快报,为正确处置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事态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避免了严重的后果。
在2018年汛期藻类爆发、赛龙船只沉没,2019年油污染,2020年嘉陵江重金属污染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等事件发生期间,为了让群众喝上了干净放心的饮用水,每个应急监测事件都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从应急监测方案到组织采样、安排分析……他带领着同事们一起白天顶风冒雨采样,晚上通宵达旦分析,将监测的数据仔细分析、细心筛选,最终得到详实可靠的数据及时上报,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力保障了饮用水源安全。
薪火相承,共同成长,他是同事眼中的“百事通”
做好监测工作不是只抓单一的检测分析,而是需要多个岗位配合完成的复杂工作体系。“人才,是凯发网的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善于发挥优势、挖掘这些财富。”陈平说。
自任监测室主任以来,陈平在充分了解每个监测人员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并结合个人特点,帮助设计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为激发大家学习动力,他还发起“每周一课”活动,带动每个人都走上讲台,分享新理论、新技能,鼓励交流辩论,讨论监测技术经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带领大家实现从做完到做好的转变。
一次,陈平发现实验室一台重要设备出现稳定性逐渐降低的情况,一度成为困扰着大家的难题。为此,他查资料、请教同行、咨询厂家,反复进行试验,最终成功优化设置,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大多数同事眼里,“监测上有问题,找陈平”成了他们的惯性思维。他的常抓不懈,也带动了周边的同事,和他一起奋力拼搏,共同完成每一次监测工作。
在陈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广安市环境监测站从监测方案编制到实施监测分析,从质量控制到质量监督,从数据分析到环境质量报告编写,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工作程序。
“成绩只说明过去,并不代表将来。还需砥砺前行再出发,心系环保在路上,为生态环境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陈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