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天大雪中,李令军坐在“大锅”边的雪地上,青涩地笑着。这是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室主任李令军18年前在守卫“大锅”时拍的照片,他一直珍藏至今。
这口“大锅”是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用来接收卫星数据的装置。为保护这一装置,李令军一年四季都守在它左右,对它呵护有加。
18年前的夏天,一场暴雨灌满了整个“大锅”,卫星信号中断。若不及时清理,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保护好这口“大锅”,曾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现名为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工程师的李令军顶着暴风雨爬到楼顶,手动操控接收装置,清理掉雨水,“大锅”因此得以保全。这也成为李令军日后从事遥感监测工作紧急时刻冲锋在前的开端。
李令军正在进行生态环境遥感实地核查。
如今,李令军从事遥感监测工作已近20年,从最开始一个人独行探索,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团队。李令军工作业务不断升级的过程,也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改进的过程。
2002年,刚工作不久的李令军接到了组建全国环境监测领域第一套卫星遥感业务应用系统的任务。“这套卫星遥感业务应用系统,从数据接收、数据处理、产品生产整个流程都要自己做。”李令军回忆,“系统要把卫星遥感应用到大气环境业务监测领域并实现现代化管理,但当时国内还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
为了完成任务,无论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李令军一个人整整坚持了十年。最终,全国环境监测领域第一套遥感系统成功建立,首次实现沙尘、秸秆焚烧、雾霾以及气溶胶的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应用。
随着公众对环境质量期望日益提高,过去一时一地看图说话为主的遥感监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01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部门专门成立了遥感监测室,需要针对北京及周边区域环境特点量身定做一套监测体系。与十年前相似,这套体系也无成功先例。而从探索性的技术研究上升到实打实的日常监测业务,遥感监测也需要从单独应用模块上升到涵盖多种生态环境要素的整套监测体系。这无疑需要高精度的数据和技术做支撑。
李令军和同事们为攻克这一难题,开始了365天无间断的环境遥感监测,其中实时动态污染过程跟踪、开启污染面源乡镇属地遥感监管模式等都是首次在国内尝试。最终,北京市pm2.5等重点大气污染物遥感监测体系顺利建成。2016年11月,北京遭遇空气重污染,利用这一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区域污染过程,精准定位了污染源区,使得污染应急决策与环境执法有的放矢。
李令军不仅是技术负责人,也是研究生导师。通过对学生们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他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监测队伍。从能源结构调整到城市精细化治理,再到北京环境管理的重要转变,这支队伍从未缺席。
2014年以来,北京市多次发布pm2.5来源解析。李令军和他的团队不仅通过综合多源卫星资源开发了区域民用散煤等污染排放的遥感监测体系,给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还努力完善卫星遥测体系,让北京市成为全国首个大范围应用遥感技术动态监管市域裸地、辅助扬尘治理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随着环境治理逐步深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不再是一地一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涵盖京津冀、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深化大气污染控制中长期规划》正式出炉。李令军与同事们参与了其中的遥测数据分析及解译项目,把北京在环境遥感监测中的经验成果,逐步扩大到了京津冀及周边区域。
2019年,李令军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他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真正扎根下去,从最一线、最基层开始做起。这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