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室是个团结一心的大家庭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一环。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提供着第一手数据,更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依据。目前,我国仍然处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更处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生态环境领域迎来新发展、新机遇,生态环境监测更将发挥重要力量。
3月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管理室(生态环境监测计量中心)(以下简称质管室)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在五一劳动节之际,质管室又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荣誉背后,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体?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记者采访了质管室主任吕怡兵,从她的口述中,我们描摹出一副生态环境监测人的画像。
钻研: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源头的“从无到有”
回顾数年前,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我国许多地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打响,这一局面开始改观。但是,这场战役并非简单的一句口号,背后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方方面面。要改善环境,不仅需要直观的评价,更需要量化的数据予以支撑。
吕怡兵接到调任质管室的任务时,产假刚休了三个月。不止如此,国家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地表水采测分离的外部质控检查工作也被分到了质管室。
看着早产的二宝,吕怡兵放下心中的不舍,投入到工作中来。
“统一溯源是提升数据质量的基础工作,我们的生态环境监测量值源头建设,真的是从无到有。”吕怡兵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事关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和关键技术指标。但那时候,我们的自动监测计量工作基础薄弱、资源匮乏,人员短缺。”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吕怡兵说。
从那之后,在她的带领下,技术骨干师耀龙和吴晓凤翻阅书本资料,学习各项计量标准、校准规范和相关计量理论知识,起早贪黑,废寝忘食。
“那时候,生态环境部门急需最高计量标准装置,需从源头保证量值准确,那种紧迫感,使我们不断钻研,不敢停下。”吕怡兵说,最终,臭氧、流量和pm2.5切割效率3个最高计量标准装置建设完成,“这都是室内年轻人刻苦钻研、合作单位中国计量院鼎力支持的结果。”
这样一来,国控网设备就能统一追溯到这些量值的源头,在保障数据质量中,能够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我们每年出具校准报告千余份,可以促进从‘源头’保证国控网监测数据质量。”吕怡兵说,“这些工作完成以后,我们也没有停止脚步,面对技术发展的新挑战、新理念、新格局,我们也做了许多工作。”
质管室随后获批为生态环境监测计量中心,成为全国生态环境监管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和中国计量院共同致力于制定、修订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专用仪器的计量技术规范,从而使量值溯源工作有规可依,助推国控网数据质量的全面提高。
奉献:为完成工作“舍小家、顾大家”
吕怡兵说,“舍小家、顾大家”,成了团队中不言自明的共识。
在2017年,为了出台技术要求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行为,质管室冯丹虽已年过半百仍然请缨,米方卓留下只有5岁的儿子,两人辗转五省,组织对40多家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多次调研。
这又是一次从无到有的过程。
“关于编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我们也是从零开始。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相关的经验和成果可以借鉴。”两人在谈到这次调研时颇为感慨,“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思考、交流,在经多次专家研讨审议,从大框架的确定再到小细节的修改,一遍又一遍阅稿、改稿,并向社会各界百余家单位征求意见后,最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
2019年,六部委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这场全国监测行业的“全运会”背后,也有着质管室同志们日日夜夜无私奉献的成果。
在这次大比武活动中,质管室承担了理论考试命题和考核样品定制等核心工作。他们需要从无到有,在一周内制定高质量的试卷。13天的命题时间里,没有手机,没有私人电脑。
“那时候,还是很担心家里的。”吕怡兵说,“家里两个孩子,老大初三,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老二才两岁,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说实话,还是很牵挂的。但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命题专家更看重如何全力做好这次支撑工作,更看重以考促学,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能力的提升尽一分力量。”
那段时间,质管室和专家团队一起奋战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所有成员没有一人有怨言,大家勤勤恳恳,最终在岗位上交出了一份令大家满意的试卷,获得了一致好评。
协作:真抓实干、团结一心的“大家庭”
不论严寒酷暑,质管室的同志们总是风雨无阻地奔赴检查现场,严肃查处各类不规范的监测行为,移交涉嫌虚假监测、运维的线索,全方位保障国家监测数据质量。为掌握采样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检查工作的质量,队伍成员深入一线,祖国江河湖库、城市站点质控检查多有他们的足迹。
为了检查采样公司是否按计划开展采样工作,她们也去“蹲点”,遇到未按计划执行的情况,她们常常在野外一等就是大半天。截至目前,质管室每年检查几千个监测点位,出具各类监督检查技术报告数百份。看到国控空气站、水站影响数据质量的风险不时排除、不规范问题率明显下降,她们为不懈的付出感到欣慰。
“质管室的工作都是ab角,各项工作都是互相协作完成的。”吕怡兵介绍道,“同事之间,就处理资质评审、监督检查、招投标等重大问题或风险事项时,时常互相提醒。在生活上,我们也互相关心。每天的午饭时光,我们会一起散步,一起聊工作、话家常,是紧张工作之余难能可贵的休闲时光。”
在谈到未来的工作时,质管室很多同志都表示,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都是鼓励、支持、协作的结果。未来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路还有很长,数据质量提升永远在路上,质管室人任重而道远。当前,生态环境监测机制体制改革正在关键时期,是挑战也是机遇。
“未来,质管室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刻苦钻研,拼搏进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吕怡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