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疾控局联合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等13部门印发了《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
为何要提出以科技创新,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在气候变化健康监测与预警领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后续该如何持续发力,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
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需提升健康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相对于全球来说,我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为明显的国家。”广东省气象学会健康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涛告诉记者,1951—2021年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增速达0.26℃/10a,高出全球的平均水平(0.15℃/10a)。除平均气温的显著上升,我国由于地域广袤,拥有的气候类型也较多,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极端天气差异也比较明显。
例如,南方地区主要面临高温热浪、台风、洪水等极端天气;北方地区主要面临低温寒潮、沙尘暴等极端天气;西部地区主要面临高温、干旱、山火等极端天气。
多类型的极端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不同威胁。据刘涛介绍,高温热浪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哮喘、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高温热浪下,汗液分泌较多,还可诱发肾脏疾病和热射病。
同样,低温天气也可导致心脏病、卒中、哮喘疾病。而干旱和洪涝天气则可导致食源性疾病、生物媒介传染病的风险。食源性疾病包括腹泻、甲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感染等传染病,生物媒介传染病包括登革热、乙脑、出血热等。此外,台风天气下,更可直接造成健康损伤,交通事故等。
“在多种极端天气中,极端温度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告诉记者,《柳叶刀——星球健康》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有超过500万人的死亡归因于异常的高温或低温。而且,极端温度下,造成的天气波动性在增大,这种波动往往也会加剧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正如换季时,人往往抵抗力不足,容易生病一样,冷热的转换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影响最大。”
“区域差异性带来的气候适应能力也有明显不同。”刘涛解释道,南方的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强,对低温的适应较弱,所以一旦南方地区发生低温寒潮事件,造成的影响往往很大。相反,北方居民一旦遇上高温热浪事件,对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
“气候变化已成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风险,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务之急。”刘涛表示,《方案》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气候变化带来健康影响的重视,其部署的加快科技创新的任务也为接下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运用好科技创新手段,提供气象健康风险预警服务
暴雨、洪涝过后,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水务工程的重建工作与卫生防疫、环境消毒工作在持续进行;台风过后,受损房屋有待修缮,绿化带、电力通信系统急需修复……大多时候,尽管极端天气事件本身已结束,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依旧在持续。
未来,随着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挑战依然存在。因此,面向气象系统、人体健康等领域开展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监测与预警变得尤为重要,这是增强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的关键,而这离不开科技手段做支撑。《方案》中也提到了,要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
目前,有哪些科技创新手段,助力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许小峰告诉记者,人工智能、地球观测、先进计算、物联网,以及虚拟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技术能加强风险分析、增强气候防护供应链并提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还能为下一代气候技术提供研发动力。”许小峰介绍,在监测系统方面,可以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比如,我国已建立的地、天、空一体化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就是通过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地球观测手段,收集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数据,提供关于天气模式、气候变化和环境条件的信息,也会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准确性。
在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观测站收集的数据信息,需要通过高性能计算技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快速、有价值的气象分析结果。
在预测预警系统方面,在前期基础上,还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加复杂和精确的天气和气候模型。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将海面温度数据添加到海洋模型中,帮助科学界增进了对洋流速度的理解,而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另外,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帮助公众理解气候变化并学习极端天气应急处理,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
为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举措,尤其成立了一些由气象部门、医院、高校联合共建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提供气象健康等领域的技术服务。如天津市成立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致力于加强气象、环境、健康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健康气象领域科技创新 。中国气象局也加快发展健康气象服务,加强跨部门合作,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与区划、面向人群健康做早期预警。
同时,部分城市也建立了气候敏感疾病早期预警系统。如广东省建立了登革热疫情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气象因素和疾病发生数据,提前预警疾病爆发,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上海市开发了针对敏感人群的气象敏感疾病风险预报模型,并通过多种媒介向公众发布健康风险预警信息 ;济南也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健康指数综合应用管理系统,分基础疾病人群、敏感人群、一般人群给出差异化行为的指南和建议。
健全气象健康领域多部门协作机制,让数据资源实时共享
“尽管当前在气候监测及健康适应领域我国已有一些创新手段,但面临形势严峻的极端气候事件,我国适应水平还不足,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刘涛表示,如加强科技研发,使监测领域向与人群健康更密切的更细时空尺度发展,提升现有应用技术的精准度和服务效率;还需进一步开发和拓展科技应用场景,加大气象健康服务人群覆盖面。
“诊断天气与诊断人体健康都是很复杂的一套系统,所以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研究及预警会有更大难度。”许小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加强预警提高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待攻克。
“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是了解风险并提高适应能力的前提,但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许小峰表示,我国各地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分布差异巨大,气候风险因子和应对策略均有不同,目前气候与健康研究多为关联性分析针对性较弱,难以支撑多种气候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
“虽然现在部分城市建立了气候敏感疾病早期预警系统,但我国气候安全早期预警平台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许小峰表示,开展气候健康风险预警离不开气象、环境、生态、健康、医疗等系统的交叉融合。但目前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数据共享仍有壁垒,信息整合格局有待深化。
另外,相关风险宣传科普工作还有待提高。“提高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地提供给公众相应的气象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对受众来说,也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判断力,而这离不开相关知识的科普。”许小峰表示,但当前我国在气象健康领域,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公众健康防护指南还不够,尤其是针对脆弱性人群的科普供给力度还有待提高。
为提高我国的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刘涛建议,相关科研单位应有规划地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科学研究,加深人们对气候变化带来健康影响的认识进而形成共识。在研究基础上,评估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识别气候敏感疾病和脆弱人群,并建立气候敏感疾病基本信息清单。
还要健全完善气象健康领域多部门协作机制,尤其是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密切合作,做到相关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并建立气象健康数据库系统,以便开展研究、监测与预警。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社会、个人层面的风险沟通工作,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
“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也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许小峰表示,这需要国家层面建立机制引导,要健全气候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提升预警效率和准确性。技术手段方面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危害和极端事件科学研究,研发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技术,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的科技支撑能力。
而且,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区、复合型灾害易发区以及对自然灾害高度敏感的重点区域,也应加密建设气象、水文等灾害观测网,着力建设面向多行业、多领域的气候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提升生态脆弱区、重大工程和低碳能源资源集中区的灾害预警与应对能力。
“最后,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教,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认知水平。”许小峰补充道。